晚清会馆蕴育“戊戌变法”
进奏院在元代一度被废止,但到了明清两代,承担着“驻京办”职能的各式会馆,则有如雨后春笋,纷纷涌现。
会馆首建于明,而盛于清。明清时期,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,不但京师会馆林立,其他通都大邑,甚至府、县、乡镇也比比皆是。而遍布京师的会馆,大多数为赴京公干的地方官员、游历士绅及应试举子提供居停和聚会方便。这些有民间联谊性质的会馆,后来逐渐成了沟通家乡与京师信息的纽带,且无论官民绅商,皆可参与,于是会馆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。
目前所知最早的会馆,出现于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。据民国《芜湖县志》(卷13)载:“京师芜湖会馆,在前门外长巷上三条胡同。明永乐间,邑人俞谟捐资购屋数椽并基地一块创建”。俞谟在永乐年间,做过南京户部主事,后调至京城为工部主事。芜湖会馆当时是同乡京官聚会之所。
甲午战争以后,国家多难,地方势力抬头,这时候许多会馆开始走上历史前台,成为爱国志士集会、居住,影响历史的重要场所。
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,建于清道光四年(1824年),以后不断扩建,到光绪三年(1877年)已发展成13个院落、190多间房舍的大会馆。光绪八年(1882年)康有为来京应考,就住在馆内的一个小跨院中。因为院内有七棵树,故称“七树堂”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康有为再次进京赶考,仍然寓居南海会馆。当时正值甲午战败,《马关条约》激起全国上下的义愤。康有为在南海会馆起草了《上皇帝书》,提出变法主张,联合各省举子3000余人发动“公车上书”。在南海会馆,康有为前后住了16年。期间他与其他维新派领袖集议成立“知耻会”、“强学会”,并创办《万国公报》,策划变法方案。
新会会馆则与梁启超结缘甚深。这里既是梁启超结婚大喜之地,又是他开展改良主义运动的策源地。1916年,梁启超在此起草《保国会章程》,策动蔡锷起兵反对袁世凯,为四万万人争人格。
“戊戌六君子”之一的谭嗣同则曾在浏阳会馆居住,会馆位于宣武区北半截胡同。谭嗣同在居室自题为“莽苍苍斋”,门联则分别为“家无儋石”和“气雄万夫”。康有为见后,认为锋芒太露,劝他改作。于是谭嗣同改上联为“视尔梦梦,天胡此醉”,下联为“于时处处,人亦有言”。戊戌政变失败后,谭嗣同英勇就义,留下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,死得其所,快哉快哉”的绝响。